阿里妈妈扶持中小商家
(相关资料图)
今年618,中小商家、小众品类走到了聚光灯下,成了各个电商平台招揽、扶持、宣传的对象。从最初的低价策略,到聚焦品牌商家,再到回归中小商家,阿里似乎又重回了老路。
近日,618当日收官了。由阿里妈妈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中小商家参与数提升了170%,生意增长率为整体平均的430%。
这一明显变化,得益于阿里妈妈的补贴激励。5月4日,在618新精英发布会上,阿里妈妈就宣布为商家和淘宝客,推出超3亿的红包补贴和百亿流量扶持,并推出了四大商家激励计划。
早在618之前,阿里妈妈就推出了“龙腾飞跃计划”,在人群、货品、活动场域三个方面助力商家。具体来说,在人群方面,阿里妈妈通过万相台推出“拉新快—百万新客计划”,打通免费+付费+站外的联投。此外,通过推出“人群击穿”场景,加速人群的流转。在货品方面,阿里妈妈则推进新品成交流转以及优化单品直接成交的转化率。
近段时间的种种举措,显然说明了阿里妈妈对中小商家的越发重视。
不过,阿里妈妈补贴中小商家的举措,也与阿里重新争抢中小商家生意的策略相关。马云在会上曾谈及:“阿里妈妈的初衷是让再小的商家都能买卖广告,所以要去帮助中小商家。”
在近日的非公开会议中,马云就提出了阿里电商应该“回归淘宝”的主张,以更多地扶持中小商家。作为阿里重要的收入贡献来源,阿里妈妈自然成了阿里集团战略调整的关键部分。
除了阿里妈妈采取的各种发展策略,在行动上,今年阿里集团也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中心”,还推出了服务中小商家的“淘宝好价节”。
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超过256万名中小商家今年618的成交额超过去年同期,118万名中小商家达成了“1万元成交”的小突破。
这些耀眼的数据都告诉我们,中小商家正在阿里和阿里妈妈的关注下迎来了新的机会。那么为什么在2023年,马云和阿里要选择“回归淘宝”,重视中小商家的健康发展呢?
阿里重做“小生意”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阿里巴巴的业绩情况。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082亿元,同比增长2%;同期,经营利润为152.4亿元,同比下降9%。
可见,阿里正面临着利润下滑的压力。
也就是说,虽然今年618,淘宝、天猫的成交额成绩亮眼,但阿里自身也面临着经营上的挑战。在马云看来,一个企业从行业标杆到死亡,半年到一年就足够了,在互联网行业这个速度可能会更快。
在今年5月下旬的小范围沟通会上,马云强调,阿里过去那些赖以成功的方法论可能已经不适用,应该迅速改掉。并指出淘天集团的未来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而今年关注中小商家的成交额,也与“回归淘宝”的理念相符合。
过去,淘宝电商就通过低价策略迅速打开电商市场。随着张勇继任阿里CEO后,行业内很多人看好中国的消费升级,至此之际,阿里成立的天猫在流量分配上更偏向于品牌商家,并带走了淘宝的大部分流量。但是对于更多的中小商家来说,处境越来越困难,由此转向了拼多多的怀抱。
那么,为什么淘宝不要的中小商家,转向拼多多之后,就成了阿里需要的香饽饽了呢?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说过:“如果失去了低价优势,其它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随着3C家电业务的成功,很多兄弟开始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丝毫不再关注京东的低价优势,这样下去早晚会成为第二个苏宁。”对于阿里,这或许也同样适用。
从中小商家的优势来看,一方面,中小商家主要售卖低价商品,以及白牌产品,也就是小厂商生产的没有品牌或者品牌知名度低的产品。对于这类商品,消费者往往更考虑其功能和性价比。与品牌商家相比,中小商家有性价比高的优势。另一方面,中小商家的产品种类更丰富、更多元,能够满足消费者更多样化的需求。
当前,各大电商平台都推出了低价策略,中小商家的优势自然受到了各大电商平台的欢迎。淘宝作为低价策略的起始平台,回归淘宝,也就意味着回归中小商家。
此外,消费趋于萎缩,消费者回归理性,会更偏向购买有实用价值的商品。与此同时,市场已经饱和、各大电商平台的竞争愈发激烈。回归淘宝,重新扶持中小商家,是阿里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合理举措。
不仅是阿里巴巴,嗅到市场的变化,京东、抖音等各大电商平台也把关注点放中小商家身上。早在今年年初,京东就推出了“春晓计划”,在开店上取消了京东小店的平台使用费,而且最快10分钟开店、推行90天“0元试运营”、2100元“新店大礼包”、5300元推广虚拟金等扶持政策。
可以说,阿里不仅要面对自己的经营压力,还要应对竞争对手的价格战比拼。然而,全行业都在争夺中小商家,提供各种扶持措施,但生意真的好做吗?
中小商家的生意好做吗?
据亿欧智库的《2022双11电商金融服务报告》,中小商家仍然是电商的主要群体,占比超过8成。这也意味着,中小商家群体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不容忽视。
但中小商家的生意并不好做,如何平衡用户和中小商家的利益,考验着平台把控问题的能力。
根据多方消息,今年3月底,拼多多的自营店铺“多多福利社”在新品上线几小时内,便因中小商家们的恶意下单而匆匆下架关店。其中有不少商家认为拼多多平台政策长期向用户倾斜,用户稍有不满就强迫商家全额退款、让商家承担损失的举措,和海盗无异。
黑猫投诉显示,以“拼多多罚款”关键词搜索,中小商户对于平台“仅退款”、强制罚款等规则的投诉也频频出现。
此外,为了补贴用户,拼多多往往向商家压价。拼多多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就是一直秉持着低价策略,并且有卖家爆料,Temu还拟出了一份商品竞价规则。具体竞价规则包括:1、每周进行一次同款商品竞价,价低者胜(周一早9: 00-周四晚23: 59);2、系统自动发起竞价后,卖家需及时进行邀约确认,未及时确认会导致竞价失败;3、竞价失败的商品将被平台限制上新与备货,竞价成功商品则不受限制。
另外,在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等新趋势下,各家电商平台以及商家都在争夺全网超低价,这无疑加重了中小商家的竞争和经营难度。
然而,消费者真的享受到低价了吗?或许未必。根据深圳市消费者协会,2023年上半年,深圳市消委会对拼多多、淘宝、京东、天猫、闲鱼、苏宁易购、唯品会、美团、抖音、快手、小红书、当当、淘特、京喜、网易严选、得物、蘑菇街、微信视频号、抖音火山版19家电商平台开展线上体验调查。
发现11家电商平台的部分商家存在低价诱导问题,包括:1、商品搜索/详情页面的最低价格所对应下单选项与介绍(文字描述、图片)不一致;2、商品搜索/详情页面的最低价格所对应下单选项商品在功能、规格尺寸、款式等方面与日常生活需求严重不符;3、商品搜索/详情页面宣传的价格并非实际价格。
(来源:深圳市消费者协会)
综合来看,对中小商家的重视,是平台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但单从中小商家或者用户着眼,并非有效应对之策。如何在做好用户服务和商家利益之间取得平衡,才是各大电商平台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让中小商家经营生态繁荣起来,平台才能走得更长远。
关键词:
全球热讯:马云回归,阿里全面争夺中小商家市场
标准成本加成法_关于标准成本加成法概略
航宇科技:融资净偿还203万元,融资余额4918.18万元(06-27)
土地出让金返还比例是什么|最新资讯 世界滚动
预计年内上市 奇瑞TJ-1官方定名探索06-速递
留学“断供”后,她在异国他乡送外卖|热文
广州:守护群众“钱袋子”,让劝阻跑在“成案前” 动态
王祖贤久违出镜“拍片近况曝”!56岁脸蛋掀讨论…网友挺:很美啊
双向射手图片(双向射手)|环球讯息
康圣环球(09960)6月27日斥资约9.17万港元回购5.1万股_环球观焦点
第六届南丹茶文化旅游节在河池市南丹县天然富硒六龙茶产业现代示范区开幕
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公里 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 每日头条
全球快资讯丨边喷火边跳踢踏舞 机器狗最新技能爆火全网!网友直呼真·热狗
神奇的世界——植物的秘密生活 全彩图解版(关于神奇的世界——植物的秘密生活 全彩图解版介绍)
中国可燃冰储量全球第一,或将取代石油?开采到底有多难?
宝马XM Label Red售价160万令吉 世界观热点
全球信息:乌克兰和谈将于7月进行?中方回应 基本情况讲解
大国工匠刘湘宾:让职业教育成为筑牢国家强盛之基
工地免责声明怎么写(免责声明怎么写)
每日播报!消防救援队伍全力投入汶川“6·27”泥石流失联人员搜救工作
【世界新要闻】中央网信办:即日起开展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
怀揣“同理心” |群众之事放心头 为民之责扛在肩_环球聚焦
武则天历史资料视频_武则天历史资料
环球速看:高情商祝自己生日快乐(自己生日怎么写说说)
天天热点评!不是单雄信,也不是程咬金,秦琼最亲密的两位战友,为何都死于“瓦岗英雄”之手?
大行评级 | 招银国际:首予华润电力 “买入”评级 目标价23.2港元
同有科技:6月26日融资买入5227.18万元,融资融券余额3.16亿元-环球新动态
洛马和空客公司希望美国空军采购LMXT加油机
太原理工cba球员王洪(张学文 CBA山西中宇篮球俱乐部领队兼助理教练)_天天快播
凝聚各方力量 关爱儿童成长(民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