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股民,我锤一下马斯克

时间:2023-03-05 13:02:15来源:懂车帝

不得不说,马斯克的牛批是越吹越大了。你们不要以为我再黑他啊,我其实还是挺崇拜他的。因为,流量大的牛批和流量小的牛批,是不一样的。一个牛批的流量大小就是它被共识程度的大小。只要一个牛批成为共识,那它的真伪性,还重要吗?

老马之前是怎么吹的?

敢吹是成功的第一步,马斯克永远笃行"fake in until you make it"的经典硅谷式创业逻辑。我们看看他都吹成了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The Secret Tesla Motors Master Plan (just between you and me)

先从2006年的第一个Master Plan开始回顾。

马斯克的四个bullet points还是比较实在的:

也确实都做到了。这里我们简单用四张图来表达一下。

1.基于路特斯车架技术的的特斯拉Roadster

2.豪华SUV/轿车 Model X/S

3.中型SUV/轿车 Model Y/3

4.太阳能以及储能系统Megapack

15年后,马斯克马后炮道:

Master Plan, Part Deux

2016年,马斯克在自己的秘密宏图第二篇章给出如下总结

老规矩,我们看看达成效果:

1.太阳能屋顶不稀奇,有产品了。

2. Semi和Cyberquad交付了,可惜Cybertruck据说还要等到明年…

3.FSD还是beta状态...

4.你说呢?FSD beta新增安装都被NHTSA叫停了。

达成率上,是差点意思的。但是从2020年市值超越丰田来看,特斯拉确实不算失败。

这一次,是怎么吹的?

今非昔比啊,特斯拉在国内的营销相比当年,也出现了被新势力卷的态势,这不,官方都开始出中文物料了:

但问题是4680量产什么时候没说,2万5美刀的小车什么时候出来没说,倒是又来了一波可持续能源和火星的梦想,这些,我们就不赘述了。来说点有意思的。

0%稀土用量

众所周知,永磁体需要稀土元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特斯拉以后就不用永磁电机了。如果你仔细看第二行字,特斯拉说的下一代电机,还是永磁电机。

这就意味着,特斯拉并不会用感应电机,也不会像拒绝被中国稀土卡脖子的宝马那样,用上图的励磁电机。

那么是什么?答案估计就是:铁氮(碳)永磁体

稀土永磁材料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 SmCo5、第二代SM2Co17、第三代钕铁硼Nd2Fe14B三个阶段的发展。

34而目前第四代铁氮(碳)永磁体仍然处于研发阶段,不知道特斯拉是不是有什么大杀招。

其实,特斯拉尝试过替代稀土电机,但因为电耗太拉,暗戳戳地打脸了并放弃了。

但从什么具体技术方案都没说的这次表现上来看,还是颇有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的味道。

有没有一种可能:特斯拉虽然打不出牌,但就是要bluff一下,恶心恶心对手?同样的套路,宁德时代在碳酸锂最高价的时候也用过。宣布了钠电池,然后看看能不能把锂的原材料成本打下来…

减少75%SiC

同样的,这个一宣布,把SiC大哥wolfspeed(也就是当年的cree,玩战术手电筒的都知道…)带崩了…

不仅限于美股,国内碳化硅行业在发布会当天也是跟着一起崩了。

我先说结果:碳化硅是被friendly fire(友军误伤)了…

而且,特斯拉的说法是减少75%,而不是完全不用。

特斯拉最看重的是什么?盈利!那影响特斯拉赚钱的,无非就是两个因素:成本和产能。

激光雷达也要依靠碳化硅,它不是不好用,是因为太贵,才让特斯拉放弃的。

碳化硅的产能瓶颈也是个大问题。这次没有发布的2.5万美刀的Model 2也好Q也好,一旦特斯拉的廉价爆款产品开始获得剧烈订单增长,SiC器件就像一夜7次郎的计生用品一样,成为他发挥雄风的最大桎梏。

减少75%使用的方法是优化功率模块设计,而不是舍弃。而且,2030年目标年产2000万台的特斯拉,而且还有全球都在崛起的储能业务,都是需要大量SiC的。这你还担心SiC市场会萎缩?

800V高压架构越来越盛行,SiC替代Si基IGBT已经是不可能逆转的进程了。SiC怎么可能因为特斯拉吹了个不一定打过草稿的牛批就被宣判死刑了?

关键词: 永磁电机 什么时候 众所周知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